业内人士认为,淘汰落后产能的超预期,将改善建材行业的供需关系,大企业更将获得发展的机会。
据预计,2011年新增水泥产能约为1.5亿吨,淘汰落后约1.53亿吨。由于去年新增产能较大(3.15亿吨),部分产能今年上半年才释放出来,所以今年1~5月累计产量67179万吨,同比增长17.77%,保持很快增长。淘汰落后的超预期,将近一步改善行业未来的边际供需,明年将更加受益。
灌浆料能达到的有效载荷面积,是生产厂家面对的更大、更困难的技术挑战。有效载荷面积,是指灌浆体与设备底板的接触面积。在强度达到载荷要求的前提下,灌浆体与设备底板的接触面积越大,灌浆体传递载荷的效果越好,越有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。
有效载荷面积,首先要求流动度。灌浆依靠流动度,填充设备底板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空间。如果是水泥基灌浆,多掺水,能增加流动度,但降低强度,并且促使灌浆体收缩、裂缝。因此,其所需要的流动度,是掺水限量、不影响其它性能的流动度。
灌浆填充设备底板下的空间后,塑性膨胀则成为有效载荷面积的关键。大多数灌浆空鼓,产生于塑性阶段的收缩。目前有二种方法使水泥基灌浆在塑性阶段膨胀,即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。物理方法,使用一种“PLA”碳颗粒,掺加在骨料中,遇水膨胀,不受 压强,作为水泥基灌浆料的性能之一,其定义对于人们已明确无误。(检测方法与国内相同,翻译省略)。
压强的强度要求,因工程要求不同而异。因此,压强不应被视为选用灌浆料的**指标
许多人错误地用压强强度判断水泥基灌浆料的品质,即误认为:强度越高,质量越好。这是十分错误的。
玻璃方面,历史上玻璃行业的供给政策一直都比较松散,执行度不如水泥,从近半年情况来看,行业的政策趋于严格。由于玻璃行业落后产能占比较小,市场集中度较低,淘汰落后的短期效力不如水泥,但是由于政策日趋严格,有望持续改善行业的供需关系。